懷寧縣獨秀小學開展紅色經(jīng)典閱讀。
3月14日,懷寧縣獨秀小學里正在舉行延喬故事會。
安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“陳延年、陳喬年讀書處”。通訊員 汪 軍 攝
大學生原創(chuàng)話劇《王步文》現(xiàn)場匯演劇照。
坐落在安慶一中校園內(nèi)的毛主席視察安慶一中銅像。
3月13日,一堂以“張海江與青山村的故事”為主線、講述鄉(xiāng)村振興背景下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的特色課程,在安慶一中“延喬班”引發(fā)了一場大討論。
“‘海歸’‘雙一流’高校畢業(yè),這些背景足以讓張海江有更多職業(yè)選擇,他為什么還是要奔赴鄉(xiāng)村?”
“幸福感要靠拼搏創(chuàng)造才能凸顯,人生價值要靠勞動才能成就。”
“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練,青年人追求的幸福不應該止于眼前,要有長遠的眼光!”
……
一群十七八歲的少年爭著站起來表達感想,搏擊情懷、報國之志隨著青春的朝氣在教室里涌動。
2021年,電視劇《覺醒年代》火遍大江南北,陳延年、陳喬年成為眾多青少年的偶像。為弘揚“延喬精神”,兩位烈士的母校——安慶一中在當年11月創(chuàng)設“延喬班”,帶領學生們重走和感悟“延喬”覺醒心路,傳承“延喬”革命精神。今年,“延喬班”已是第二屆。
“紅色資源是我們寶貴的財富,把資源用起來,為孩子們成長春風化雨、保駕護航, 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??圩樱俏覀円恢币詠淼奶剿鞣较??!卑矐c一中校長陳文貞說。
安慶是著名的革命老區(qū),紅色文化稟賦厚重,它們鐫刻在黨的故事、革命故事里,沉淀在歷久彌新、影響深遠的英雄故事里。近年來,當?shù)匾浴把訂坦适隆薄把訂叹瘛睘樾碌陌l(fā)力點,加強紅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融合,不斷創(chuàng)新紅色課堂呈現(xiàn)形式,把紅色火種播撒在青少年心中,傳承理想與奮斗的精神密碼,合奏出清澈而激昂的青春之歌。
丟下一粒籽,發(fā)了一顆芽
——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“拔節(jié)孕穗期”,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,稚嫩的樹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
距離安慶市區(qū)30多公里的懷寧縣獨秀小學有一項非常受小朋友們歡迎的活動——“延喬故事會”。這項每周每班都會舉行的故事大會上,孩子們爭著向小伙伴分享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紅色故事。“愛說的說得痛快,愛聽的聽得開心。”校長劉兵說。
懷寧縣是陳延年、陳喬年以及他們的父親陳獨秀的故鄉(xiāng)。敬仰先烈、愛戴英雄的家鄉(xiāng)人民,在遷址新縣城后,把新城區(qū)辦學規(guī)模最大的小學命名為“獨秀小學”。這也是國內(nèi)唯一一所以“獨秀”命名的小學。
漫步校園里,陳獨秀雕像,陳延年、陳喬年文化墻,隨處可見的標語、宣傳畫,都鐫刻出那段崢嶸歲月的印跡。
“在父親影響下,陳延年、陳喬年兄弟二人相繼走上革命道路。1927年6月,陳延年被捕入獄,僅過了10天,就被秘密押赴刑場。面對敵人的屠刀,陳延年說革命者只有站著死,決不跪下。他犧牲時年僅29歲。陳喬年1928年2月被捕,6月6日英勇就義,年僅26歲……”小小紅色講解員在校內(nèi)的延喬紅色教育基地,聲情并茂地向同學們介紹著“延喬精神”的由來。
“我們想讓孩子們從入學起,就有自豪感、使命感?!眲⒈f,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“拔節(jié)孕穗期”,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,稚嫩的樹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。
一段段蕩氣回腸的往事播撒在孩子們心中,只待春風喚醒,理想的種子便悄然萌發(fā)。
在今年新學期開學典禮上,學校在教學樓旁豎起一張繪制了陳延年、陳喬年的大幅海報,孩子們把最想對兩位先烈說的話,寫在便箋紙上,貼在他們的照片旁:“建國有您,強國有我!江河無恙,如您所愿!”“吾輩當自強,讓延喬精神薪火相傳?!薄耙欢ㄗ鲆晃挥兄練狻⒂泄菤?、有底氣的獨秀少年!”……跨越時空的微心語投送,讓教師、家長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與擔當。
在低年級,思政教育能否被孩子們接得住、吸收好?關鍵在于能否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走出課堂、走出校園,融入社會生活之中,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、現(xiàn)場教學中立德樹人、鑄魂育人。
好動好說、喜歡探索與分享,是孩子們的天性。學校抓住這些特性,設計了紅色啦啦操、繪制家鄉(xiāng)紅色地圖、打卡紅色地標等活動,讓孩子們玩得開心、學得入心。
在2021年初迎接建黨百年的那段時期,美術教師夏琰利用節(jié)假日帶領少先隊員們走進家鄉(xiāng)紅色教育基地,重溫紅色記憶,然后指導隊員們手繪出一幅幅安慶紅色革命地標地圖?!白哌M感知黨史、學習黨史的鮮活課堂里,用腳去丈量,用手去繪制,用畫來總結、傳播,這樣的教育方式特別受孩子們歡迎?!毕溺f。
高舉信念炬火,照亮成長道路
——對青少年開展的“大思政課”,是對傳統(tǒng)思政課的優(yōu)化超越。思政教育不僅在思政課堂上講,而且要在更廣闊的社會課堂上講
有著117年辦學歷史的安慶一中,是毛澤東主席視察過的一所中學,校園正中矗立著紀念毛主席1958年親臨學校視察的銅像。這所學校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(tǒng),是安徽學生反帝愛國斗爭的重要策源地、安徽早期新思想的傳播地,也是安徽最早黨團組織人才的輸送地,校內(nèi)還分布著古譙樓、孔廟大成門和民國安徽省立圖書館藏書樓等古建筑。
把光榮歷史和珍貴文物利用好,讓歷史告訴未來,讓成長跨越時空,成為安慶一中開展好思政教育、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“訣竅”。
“這張照片展示的是毛主席視察學校時,向師生們提倡勤工儉學。其實就是提倡要在勞動中育人。這種育人理念,一直延續(xù)下來?!卑矐c一中副校長舒興慶在校史館指著一幅照片向記者介紹。學校把家庭勞動、校園勞動和社會勞動相結合,突破傳統(tǒng)課堂的局限性和狹隘性,拓寬外延,從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三方面凝聚起最強大的育人合力。利用節(jié)假日,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分批走進當?shù)氐钠笫聵I(yè)單位調(diào)研?!爸攸c走訪單位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安慶老字號,一部分是新興行業(yè)產(chǎn)業(yè)。讓學生在傳統(tǒng)與發(fā)展中,了解社會分工,感知社會進步,獲得勞動初體驗,也增進對家鄉(xiāng)的感情。”舒興慶說。
第二屆“延喬班”學員、高二(4)班學生吳梓豪在剛剛過去的寒假里,跟著交警體驗了一天指揮交通的工作。他的同學有的走進社區(qū),有的走進食堂餐廳,有的走進醫(yī)院,體驗不同職業(yè)?!吧鐣嵺`讓我認識了很多人,遇到了很多事,收獲很大,對自己的未來、社會的發(fā)展有了很多思考。我想為推動社會進步盡己之力,這就是我努力學習的原動力?!眳氰骱勒f,陳延年、陳喬年都曾在年少時赴法勤工儉學,投身革命時也都是風華正茂的青年,這種從小胸懷天下的格局特別值得學習。
安慶一中建立于風雨飄搖的晚清,是為了愛國強國而建,百年來貫穿的愛國強國血脈,讓學生身上始終散發(fā)著強烈的主人翁精神。“模擬政協(xié)”是該校一個品牌學生社團,通過模擬政協(xié)組織,提升學生政治素養(yǎng)。社團成員化身“小委員”,關注身邊事,深入基層調(diào)研,寫出一份份“提案”。其中《關于預防犯罪低齡化的建議》《關于提高校內(nèi)體育課程質(zhì)量的建議》還成為團中央獲獎案例。社團指導教師劉笑笑說:“一天到晚埋頭學習,是培養(yǎng)不出獨立自主人格的。與其灌輸理念,不如引導孩子去發(fā)現(xiàn)、總結經(jīng)驗?!?/p>
讓學生融入真實的社會情境中,親身體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火熱實踐,從而建構個人成長發(fā)展的價值體系,找到自身在民族復興、國家富強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,學生才能形成向上提升、搏擊奮斗的源源不斷的自驅力。
真理的味道有點“甜”,接過時代接力棒
——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成長、成熟,只有直面問題,把道理講徹底、讓事實說服人,才能真正實現(xiàn)“培根鑄魂”
“新青年應該追什么星”“紅色文化是不是過時了”“奮斗的目的是什么”……這些都曾是困擾青年一代的問題。如何引導學生客觀、立體、全面地感知社會生活,并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,是思政教育的前行方向。
2021年秋天,一條由安慶師范大學師生原創(chuàng)歌曲《杜鵑花兒開》制作的視頻,引爆各大音視頻平臺,受到網(wǎng)友們的點贊和關注。
這條原創(chuàng)歌曲視頻由該校音樂學院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團隊“音為愛”教育關愛實踐團創(chuàng)作。成員們在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過程中,被陳延年和陳喬年烈士的故事深深觸動,便萌生了創(chuàng)作歌曲視頻來緬懷革命先烈的念頭,致敬安慶這座英雄輩出的城市。
“歌曲由團隊成員與學院老師共同創(chuàng)作,多位老師共同作曲、編曲、填詞,團隊成員演唱錄制,制作前后歷時一個多月?!敝鞒坏谋R仕鑫同學對記者說。在了解到《杜鵑花兒開》啟動創(chuàng)作的消息后,他主動申請參與歌曲錄制?!拔覍α沂總兊墓廨x事跡十分敬仰,希望能有機會用歌聲表達敬意?!痹谘莩獣r,對于每一句歌詞,盧仕鑫都帶著感情去演繹,時而悲憤緬懷革命英雄英勇就義,時而自豪致敬中華兒女的不屈精神……
從被動接收者,轉變成主動傳播者,是思政教育入腦入心最顯著的體現(xiàn)。除了寫音樂拍視頻,安慶師范大學的師生們找到了更多傳播的展現(xiàn)形式。他們組建了青年新聲宣講團、紅色文化研習社、話劇社等社團來傳播真理。
“我們團隊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(yè)的學生,對紅色文化紅色黨史有一種天生的使命感和天然的親近感。每次參加活動,我總有用不完的精力。”宣講團成員王世潔說,每一次用通俗、生動的語言和形式把宣講內(nèi)容表達出來,幫助身邊人真正理解方針政策與真實生活的現(xiàn)實邏輯聯(lián)系,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刻。
該校人文學院話劇社正式成立于2000年,20余年成長歷程中,改編過《茶館》《日出》等經(jīng)典話劇,并創(chuàng)排了原創(chuàng)話劇《王步文》《信念》等紅色劇目,多次獲得國家級、省級等獎項。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,為了更深切地領悟學習烈士精神,精準刻畫話劇演出人物形象,指導老師方瑞帶領社員們實地調(diào)研?!霸诎矐c市博物館,老師為我們講解張璋烈士十二封家書背后的故事,讓我們熱淚盈眶?!痹拕∩缟玳L、2020級本科生丁曉婉說。
青少年時期是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塑造的關鍵時期。省委宣傳部思政處處長夏捍東認為,學生在人生路上遇到的問題和困惑,是思政課教育教學中應該正視和關注的重要問題?!爸挥袌猿忠詫W生為中心,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,及時關注關心他們最關切的問題,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引領和價值判斷,實現(xiàn)內(nèi)化于心外化于行?!毕暮礀|說。(記者 陳婉婉)